
根据中组发[2009]9号文件《关于印发<关于建立和规范高校干部培训基地的意见>的通知》、组通字[2009]47号文件《关于印发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名单的通知》和有关会议精神,中组部、教育部经过考察研究,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3所著名高校建立了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。复旦大学凭借优久的历史传统、雄厚的实力和自身培训优势,成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。
关于印发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名单的通知

功能定位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,坚持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、为干部工作需求和干部成长服务。以党政干部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对象,以其履行岗位职责所急需的新理论、新知识、新技能、新信息等为内容,增强党性修养,开阔眼界、拓宽思路、增长知识、提高本领,发挥自身优势,开展培训。
培训方式
以专题培训、短期培训为主要方式,面授和网络培训相结合,推行“菜单式”选课和“模块化”组课,以问题为导向,综合运用讲授式、研究式、案例式、模拟式、体验式等教学方法,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进行授课和管理,开展干部培训理论研究,编写特色教材、开发精品课程。
1.课程设置。根据基地建设要求和学校实际,面向培训对象,开设两类课程,一类是有明确培训对象的课程,针对对象特点,进行课程准备,前期进行充分调研,听取培训部门、单位以及个人的培训要求,要解决的实际问题,设定个性化的课程安排;另一类是结合学校优势,设立相应的“菜单”和“模块”,学员根据自身的需要,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培训。
2.课堂讲授。学校有两院院士39人,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81人次、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。兼职教授、合约教授、外聘专家近600人。充分利用现有优势,结合干部培训的可利用资源,开展课堂教学活动,是十分有效的途径。
3.现代教学手段。结合课程需要,针对不同对象,利用干部培训网站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优势,对课堂进行有益的补充。开展课堂的视频录像和其他辅助教学,尤其是涉及国内外最新的技术和知识,拓展视野。
4.案例分析。通过对课程的案例分析和研究,向学员提供一些分析技术、技巧和解决问题的体验,从而达到理解理论知识,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5.调研论文。进行培训的学员,根据课程安排和自身工作,结合教学体会、学习心得,进行相关调查研究,撰写论文。学校配备专门人员进行指导,设立培训班主任进行协调。研究论文也是学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。
6.参与式教学互动。结合理论内容选择现实问题进行讨论,结合教师的引导达到增强学员利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兴趣和能力。
7.课程建设。在培训之前,对进入培训的主讲教师进行充分的酝酿,进行试讲,严格把关。建立精品课制度,对于知识新、业务精、效果好的教师在聘请上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保证。要利用好现有教材,并制定长远规划,组织优秀教师,编写相关特色教材。
8.现场教学。结合学校和黑龙江的资源,围绕爱国主义、龙江风采、东北振兴、城市建设与规划、黑龙江冰雪、哈工大特色等拓展现场教学基地60余个,开展有针对性的实地探访,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